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第775章

關燈
第775章

“我的侄子沈遼喜歡學書法,曾經議論說:書法的神韻雖然要有悟性才能體會到,然而規矩法度是一定要靠講論學習的。常見世人寫字的毛病,在於合體字各部分的拆合安排沒有章法。凡是一字有用兩個字或三四個字合成的,應該使字字可拆開;如果筆畫的多寡相近的,要使它們大小勻稱。所謂筆畫的多寡相近,如‘殺’字,是四個字合為一字的,應當使‘乂’、‘木’、‘幾’、‘又’四者的大小都均勻;又如‘尗’字,是兩個字合為一字的,應當使‘上’與‘小’二者的大小長短都均勻。如果筆畫的多寡相差較多,則不可牽強地使之均勻,筆畫少的在左就在上面取齊,筆畫少的在右就在下面取齊。如從‘口’從‘金’,這是筆畫多寡不同的,二者合成‘唫’字即在上面取齊,合成‘扣’字則在下面取齊;又如從‘尗’從‘又’,及從‘口’從‘胃’,都是三個字合成一字的,兩邊筆畫的多寡不同,則‘叔’字應當在下面取齊,‘喟’字應當在上面取齊。諸如此類,都不可不知道。又說:運筆的時候,要常使每一筆的書寫法度在落筆之前已在心中形成,這是古人練習書法的良好方法。王羲之《樂毅論》石刻篇的原文為,王羲之書,舊傳唯《樂毅論》乃羲之親書於石,其他皆紙素所傳。唐太宗裒聚二王墨跡,唯《樂毅論》石本在,其後隨太宗入昭陵。朱梁時,耀州節度使溫韜發昭陵得之,覆傳人間。或曰公主以偽本易之,元不曾入壙。本朝入高紳學士家。皇佑中,紳之子高安世為錢塘主簿,《樂毅論》在其家,予嘗見之。時石已破缺,末後獨有一海字者是也。其家後十餘年,安世在蘇州,石已破為數片,以鐵束之。後安世死,石不知所在。或雲蘇州一富家得之,亦不覆見。今傳《樂毅論》皆摹本也,筆畫無覆昔之清勁。羲之小楷字,於此殆絕。《遺教經》之類,皆非其比也。昭陵,是指唐太宗陵墓的意思。溫韜,為華原,是今天的陜西耀縣人。唐末為華原鎮將,降於後梁,曾盜發唐諸帝陵墓。後唐明帝時被賜死。壙(kuànɡ),是指墓穴的意思。高紳,為鄞縣,今天的浙江人。為真宗朝宰相王欽若親戚,曾屢任館職,又歷轉運使、經略使等。全篇文章翻譯過來,大概的意思是說,王羲之王羲之的書法作品,舊時相傳只有《樂毅論》是王羲之親筆書寫上石的,其他都是以紙本或絹本流傳的。唐太宗搜集王羲之父子的墨跡,只有《樂毅論》的石刻尚在,後來太宗去世時被隨葬於昭陵。朱氏後梁時,耀州節度使溫韜盜發昭陵,得到《樂毅論》石刻,才使之覆傳於世間。也有人說此石刻在隨葬時,被太宗公主用偽造的石刻調換了,真石刻原不曾入墓穴。此石刻到本朝入於高紳學士家。”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